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落实人员。要想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就必须要把人员队伍固定好,分配好,可以把社区的工作人员分配成若干的小组,落实专人,规定专区,责任到人,大家通力配合,共同做好环境治理工作。3 /6 做好宣传。
要充分利用各种 渠道 和方式,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和创建“洁净家园”“美丽__”的标准要求,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掀起全镇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加大环境整治方面宣传动员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提高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十条做法如下: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减少污水、废水排放。减少废气排放。不滥砍滥伐树木。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保护环境不仅限于上面十条,出门买菜时带环保袋或菜篮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一 为了切实改善镇区国道、省道沿线综合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镇实际,对省道212线、金永高速公路周边村庄制定以下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整治结束,经省市县领导验收合格后拨款100%。 (四)强化营造宣传氛围 各村要广泛利用宣传 标语 、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意识。 有关20__年12月底前完成的10个自然村的名单详见附表2。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生态修复工程。 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污染排放监管和技术应用。
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条方针是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在1973年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了确认,并写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全面规划:我国在环境治理中坚持全面规划的方针,意味着要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整体规划,确保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含义如下: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一改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2、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饮用水与环境卫生:保障安全饮用水,包括保护水源、合理处置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等。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
3、三清一改的三清包括哪些方面三清一改的三清主要是针对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的内容,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4、六无一全”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对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标准,具体的内容包括:入村道路两旁无一根杂草;村里无一处乱堆垃圾;无一块裸露泥土;无一栋废弃杂屋;无一户不讲卫生;无一个旱厕。村里能绿化的地方全部绿化。
5、“治八乱”即治房屋乱建、治车辆乱停、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排、治粪土乱堆、治柴草乱放、治畜禽乱跑、治秸秆乱烧。“四害”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